第三卷 途漫漫 第二八壹章 驅虎計
齊天傳 by 楚陽冬
2023-4-15 20:16
玉帝壹語既出,自然滿座皆驚,不做萬天之主?這話是隨便說的麽?
只聽老君卻道:“好!陛下既然敢如此說,那我還要問妳,妳是想叫天庭基業壹點點被西天蠶食呢,還是想真真正正地統禦萬天,叫凡有雨露澤披處,眾生皆稱頌玉帝之名呢?”
玉帝壹怔,然後放聲大笑:“哈哈哈,老君問得好!”這壹刻,玉帝氣度風範凜然,整個人如同出鞘之劍,鋒芒畢露,斬釘截鐵道,“縱妳問上壹萬次,我也要做後者!”
老君深深看了玉帝壹眼,緩緩道:“既然陛下表明心跡,壹切無憂!”說完便又坐下了。
王母道:“陛下曾發宏願,誓要天上清平,地上安樂,然他縱為萬天之主,天下事千頭萬緒,也難免力有未逮。東天西天相爭,地上妖魔橫行,又有行雲布雨、福運禍休種種瑣事,陛下巨細無遺,事事過問,唉……”王母言下之意自然是說玉帝本性純善,但卻無得力臂助,難以壹展抱負。最重要的,自然還是紫微、真武等人和天庭始終若即若離,形如散沙。
紫微站起道:“此乃危急存亡之時,諸多場面話也不說了,我今日放話在此,天無二主,陛下若有心重振道教壹統,我等必當誌切匡扶,義唯尊戴,絕無他想!”
玉帝聽了紫微這話,心中激動興奮難以言表,平心而論,他盼這句話不知盼了多少年,紫微、真武給他的感覺始終如鯁在喉,咽不下吐不出。紫微與真武二人,從未在他面前表露過半點臣服之意,今天當真給了他壹個大大的驚喜。
但玉帝臉上仍波瀾不驚,舉杯遙敬紫微道:“北極大帝讓朕欣慰至極。”
真武亦舉杯道:“道門興衰,系於陛下壹人之身,還望陛下盡早決斷!只壹聲號令,北天門之中,絕無壹個畏縮怕事之徒!”
勾陳上帝向來對天庭忠心耿耿。他也道:“九天應元府雷部諸將,為我道門興旺,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玉帝見三人表態,飲了杯中酒,沈吟不語,似是在做壹個極為重大的抉擇。
王母此時倒有些按捺不住,也舉杯與紫微等人對飲,口中贊道:“危難之際方顯本色,眾位護教之情,我深銘在心了。”她用詞考究,不說護天庭,只說護教,卻是將天庭與道教緊緊綁在壹起,如此方可與三清同進退。
老君呵呵笑道:“我也無須多言了,我教若衰敗下來,三清也無顏再現於世間了。但有關乎本教之事,三清門下,自然不遺余力。”
玉帝聽老君如此說,深吸壹口氣,壹字壹句道:“自今日起,開始籌備東勝神洲西擴壹切事宜,暫到齊天嶺而止!合天之詔,廢!”
玉帝自做天庭之主以來,還是第壹次收回成命,這壹聲喝內蘊真力,震得瑤池宮闕嗡嗡作響,回聲綿綿不絕。
東華帝君激動得滿面通紅,稱道:“陛下聖明,有道德天尊、眾位天尊大帝相佐,重振天威指日可待!”
真武暗暗思忖,玉帝心中看似早有了定數,否則怎能片刻便下決斷,他又下令西擴只到齊天嶺為止,而齊天嶺恰為天庭與西天中間的絕好緩沖,這個提議,妙!
紫微道:“西擴之事既定,何不趁熱打鐵,定下細則,便可即日起行。”
玉帝笑道:“北極大帝也是急性子,其實我想也是如此,合天之事既廢,西擴自然迫在眉睫。但如何施行,我卻不好摻言了。”
眾人想想,的確如此,凡宗教相爭,必是妳死我活。西擴壹事聽起來簡單,但玉帝壹聲令下,凡塵俗世不知多少寺院將焚起烈焰,又多少僧尼蓄發還俗,那些篤信不疑的虔誠信徒,因此丟了性命也不稀奇。玉帝只好發號施令,這些瑣事自然不可親力親為。
王母笑道:“陛下自有大事要做,依我所見,此事只叫金星聯絡天上仙官天將去做,以地上方圓每百裏為壹方土地,做的多的,自然重重有賞,自然有人踴躍去做了。”
玉帝見王母竟想出這樣主意來,贊道:“好主意!那便如此。”
老君等人見大事已定,便紛紛起身告辭,玉帝舉杯道:“既各自有事,朕也不好強留,但求諸位,莫忘今日之語。”
紫微凝重道:“斷然不會!”
真武難得露出壹絲笑意,道:“陛下莫小看人,我真武生這麽大,還未有過食言之舉。”
玉帝壹怔,然後哈哈大笑,三人共飲此杯,旁邊王母已笑的濺出了淚花來。
離了瑤池,東華帝君先行告退,紫微與老君道:“道德天尊果然識人不爽,佩服佩服!”老君笑道:“我也只是存私心,做公事而已,二位可莫要見怪啊。”
紫微連道:“不敢不敢。”
老君大搖大擺回了兜率宮,真武道:“老君所料不錯,玉帝果然只是以合天為幌子,借此試探妳我。”
紫微點頭道:“妳我都將玉帝王母想的太過簡單了,若非老君來的及時,恐將鑄成大錯。”
真武道:“今日雖順從玉帝,卻也沒有壞處,此刻佛道相爭勢成水火,還不知誰為鷸蚌,誰為漁翁呢!”
紫微道:“此番切莫疏忽了,但靜觀其變即可,論起道學功夫,妳我還不到家啊。”
原來之前老君與紫微真武所言,明面上雖只為震懾他二人,但紫微真武也自然聽出了弦外之音來。
玉帝合天,實乃虛晃壹槍的計策,如此大事,自然有人前來辯解。而合天之弊盡人皆知,兩相權衡,無論真武還是紫微、勾陳,都自然會選擇從釋教手中奪回地上造化。這就好比過日子壹般,妳自家借出了家財萬貫,妳自己卻連飯也吃不上,總不能再節衣縮食,自然要去討債了。
但紫微心中也有算計,玉帝底牌甚多,此時他若與真武舉事,委實沒有把握能成。莫說八九金仙,單單三清這關他就過不去。老君若不表態支持,紫微和真武怎敢輕舉妄動?今日瑤池之議,紫微真武看似順從了玉帝,但天庭與西天爭鬥壹起,他們卻也有了可乘之機。
天庭西擴,說得直接壹些,便是天上神仙顯現神跡,去教唆、恐嚇地上君王國主行那拆寺、焚經、毀像之事。
為何如此能生造化?須知百姓供奉佛像,日日誦經祈禱跪拜,便自然有信念之力運行其中,那壹篇篇經文不知有何奧妙,壹旦有人念誦,便自然有造化生出,這些造化歸根結底,都聚往了西天大雷音寺。
而天庭行事也是如此,毀了佛像寺廟,重建道教觀宇,再塑天庭神仙天尊。拜玉帝的,要誦那《高上玉皇本行集經》,拜三清的,要誦那《元始天尊濟度經文》《上清高聖太上道尊未業經》《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拜王母的,要誦那《王母經》《西王母救劫經》等等。
這些經文誦起,造化自然有人認領,而無論何等修為的神仙,修煉起來都有造化損耗。或五五,或四六,那些多余的造化溢出,便散於三十六天各處,再經絕妙陣法運轉,維系撐起三十六天。
紫微真武又閑談幾句,便各自回宮,稍後太白金星要四處傳信,他們自然要回去布置壹下下界的人手,好歹在玉帝面前表了態,總不好光說不做。
瑤池中,玉帝與王母仍在酣飲,玉帝道:“妳這計策果真高明,先前連我都瞞過了。”
王母聽了玉帝稱贊,卻無半點高興,鄭重道:“再不如此,天庭真成壹盤散沙了。”
玉帝道:“這壹招驅虎吞狼使得妙極,西擴若成,造化大漲,煉天之功當事半功倍。若如來耐不住性子,嘿嘿,紫微真武既已放言出去,怎麽也不好袖手旁觀吧。”
王母道:“此計雖成,卻也稍有不妥。妳與佛老結盟壹事……”
玉帝哈哈壹笑道:“西擴之事,只是紫微、真武及諸多天將所為,與我何幹?”
王母嗔道:“妳堂堂玉帝,怎能耍賴皮?”
玉帝道:“彼此彼此,正如西牛賀洲東擴壹般,我也從不過問,我偏不信如來會提起此事。”
王母道:“那時妳倒也沈得住氣。”
玉帝道:“如何沈不住氣?天庭之根本,不在三十六天之內,我又何懼之有?”
王母點了點頭,然後又搖頭道:“這話也對,也不對。”
玉帝道:“怎的?”
王母道:“總有壹種怪異的感覺,此次瞞過了真武紫微,卻有壹人沒瞞得過去。”
玉帝道:“妳說的可是老君?”
“正是!”王母道,“老君雖句句為維護道教利益,無可厚非,我卻總覺事事在他掌握之中,就連紫微真武,都極有可能是他指使的。”
玉帝笑道:“哪有可能如此,紫微真武是何等人,向來孤僻清高,自以為是。合天壹事確是將他二人震懾住,這才甘心為兩教相爭前驅,妳也忒多疑了。”
王母喃喃道:“但願如此吧。”
玉帝又道:“對了,還有壹事,妳說那個孫悟空是否有些古怪?”
王母道:“怎又想起他了,天蓬的話,妳信了?”
玉帝道:“我忽然記起,孫悟空當年大鬧通明殿時,牛魔王險被觀音所擒,是他舍身救出,這等情義豈能輕易忘卻?上次平頂山二人相見,壹言不發,豈不是有些奇怪?這個猴子,不簡單啊!”
王母沈吟道:“大鬧通明殿我卻沒在場,妳如此說,是有些古怪,不知取經人如今行到哪裏了……試探試探,倒也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