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中秋月明

修真武俠

花旗百老匯,全球歌舞劇表演聖地,最頂尖歌舞天賦的巔峰展現舞臺。
卻在最近的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12章、到處都卷

我真不想跟神仙打架 by 中秋月明

2024-1-20 18:04

  荊小強之外的內地團員都沒見過這場面啊。
  居然敢紮堆鬧騰吵吵。
  也就荊小強泰然處之:“別介,歐美國家沒事兒就上街舉牌子鬧鬧,這種最彰顯皿煮,其實啥屁用都沒有的吵吵,他們最拿手了。”
  羅泰甫撇嘴,說這也是近幾年才文明了些。
  前幾年他還因此流落海外兩年呢。
  荊小強笑笑沒回應,右岸的幫派習慣從來都沒消減過。
  他在花旗那些年,感觸頗深。
  畢竟二戰後,在花旗唯壹能跟911相提並論的襲擊,也就他們能幹出來。
  不然他前兩天不是借口跟曹菲在酒店廝混,就是在健身房做表演方案,從來不出酒店呢。
  也就今天潘雲燕給憋得坐不住,才帶著壹起到處遊覽下。
  特蕾莎也有意無意的全程跟著當導遊。
  哪有那麽輕松,明白人都心裏提防著呢。
  只是荊小強明明才二十歲啊,年紀大他壹倍的天後很是多看了他幾眼。
  成熟得可怕。
  特別是跟那個嬉皮笑臉推薦治療方案的二皮臉,反差太大了。
  所以荊小強根本不理,雙手摟住還想看熱鬧的潘雲燕杜若蘭肩頭往劇院去:“人多雜亂的時候別像個傻麅子非得看稀奇,學汪老師專註自己的事情。”
  汪茜低頭快步:“我是個跳舞的,就把舞跳好,旁的事情有小強操心,快點,再熟悉下場地,李佶跟緊我。”
  還是把小女孩帶上了,但汪茜保持24小時全程盯緊,吃睡都在壹起。
  這句話也是說給這個心思蠻多的小孩子聽。
  人生看似就是個舞臺,天曉得前面樂池,後面的布景地板,是不是會偶然變成陷阱。
  聚光燈外的陰暗哪哪都是。
  荊小強送走曹菲,才敢悄悄耳語,勸她放松些,以他觀察,文工團出來的家夥吧,大方向是不會出錯的,就是太卷太狠了。
  汪茜給他個好看的白眼,意思是我故意騰地方妳還看不出來?
  結果劇院裏面也鬧。
  演出沒什麽問題。
  HK團員已經演了數百場,嫻熟得要命。
  國語版、粵語版、英語版都能嫻熟切換。
  滬戲這邊也是種保持輪流送十來人過去飾演小獅子、小狐貍、小母獅,還有最主要的高臺舞獅等壹些武行角色。
  保證了專業水準的同時,也讓舞蹈系和戲曲系始終有人在賺港幣。
  師生都算是滬戲手頭最寬裕的。
  凝聚力當然強。
  學英語和粵語已經成了舞蹈系、戲曲系的主動行為。
  這次來HK,實際上大多數時間都在排練《忍者神龜》的劇目,《獅王爭霸》已經成了純粹的營業劇目。
  也就天海最認真。
  她知道歌舞劇團將會在焦盆巡演,然後去花旗爭取上《忍者神龜》,又到歐洲巡演《獅王爭霸》,這簡直都是她最夢寐以求的歌舞劇巔峰狀態。
  和她之前在寶冢歌劇團的所謂巡演,有天差地別。
  壹邊是滿世界讓人看稀奇看馬戲,壹邊才是真正的藝術探索。
  在歐美話語權的前提下,必須用人家的魔法,才能有比較的話語權啊。
  不然盡是各種看似恭維的圈外吹捧。
  太郁悶了。
  所以已經違約出來呆了兩個月的天海,回國回團以後必然要面對壹場暴風驟雨。
  卻無比相信荊小強能幫她解決。
  她只要專註在舞臺上就好。
  在百老匯都顯得新潮時尚領先的劇目,現在呈現給亞洲觀眾,就是壹場聲色滿園的視覺盛宴。
  看慣了慢吞吞的戲曲、話劇,還有盡是沐猴而冠的西洋舞臺劇,這種充滿水墨氣息的南獅動作大戲,還完全遵循百老匯那壹套模式來。
  怎麽看怎麽新鮮。
  特意趕過來的HK文化中心幾位大佬得意極了。
  整個右岸就因為前幾年在花旗的那檔子破事兒,完全被隔離在歐美主流文化圈層外。
  現在HK完全領先呀。
  第壹場來看的也基本都是右岸文化各界人士,除了驚嘆不已也只剩下羨慕。
  如果荊小強不是對岸的,估計這會兒已經開始無所不用其極的挖人了。
  什麽價碼、美人計都能用上。
  相比把壹個地區名聲打入國(zhu)際(zi)文化領域,拿整年的文化藝術預算來投入,都未見得能達成這個效果!
  看看臺上那個小夥子,太松弛太嫻熟了。
  二十歲的年紀,就能“跨越意識形態的束縛”,創作出如此精彩的藝術作品。
  自導自演還能帶領這樣的團隊,簡直就是解決了壹個人,就能擺平壹個文藝領域的巨大收益。
  特別是荊小強到最後親口給天海配唱《男兒當自強》,那種讓整個劇院都能振聾發聵的觸及心靈跟輝煌感,讓全場都能起身鼓掌。
  必須謝幕再唱壹遍。
  還是掌聲不停。
  這會兒的北市還有很多很多人認同自己的炎黃血脈。
  激動啊。
  這也不涉及到什麽ZZ。
  人家這個劇目在HK,在薪鄉都演過多少場了,不需要過度解讀。
  但這首最後的曲目,真的太浩氣長存,胸懷壯烈。
  聽說還是荊小強跟黃叔共同打造的名曲,那就更佩服。
  荊小強正在算計下班了下班了,今天晚上終於可以好好歇壹下,要不要壯著膽子出去逛下夜市,姑娘們帶著又有點麻煩,可不帶姑娘們,他自己其實根本無所謂出門的。
  就聽見觀眾席後半部分冒出個清亮的聲音:“聽說妳們還有壹部關於太平輪的歌舞劇,也非常精彩感人,為什麽不演呢?!”
  劇院就是這樣,千把人的大廳,臺上聲波能脫麥傳播,聲音大的觀眾也壹樣能讓全場聽見。
  所以以前觀眾席上捧場、喝倒彩的反應,才會直接影響到演員呢。
  這位明顯是有聲樂或者表演基礎的專業發聲,直接穿過已經逐漸降下來的掌聲,全場矚目。
  明顯全場又轟然了下。
  對啊,妳問內地有多少人知道太平輪,大多都茫然。
  但在這個邊陲小省,那就太刻骨銘心了。
  特別是文化界,能來看歌舞劇的人士就沒有不知道的。
  立刻交頭接耳驚奇,這幫年輕人居然演了這個?
  荊小強落落大方的敷衍:“哦,您應該知道壹出戲,有不同的道具、布景跟演員,我們這次只帶了這壹出戲的團體。”
  結果對方有備而來:“歌舞劇表現不壹定非要局限在道具布景,哪怕單獨把所有曲目拿出來表演也行吧,何況我看那位女主演和妳不是都在臺上麽?”
  雖然在《獅王爭霸》裏面汪茜只是演母後,但身為舞蹈總監,學院老師,兩邊的團員都是默認每次汪茜站C位,在荊小強身邊。
  現在更是臺下全都轟然下,激動熱烈。
  荊小強簡直覺得煩死了,老子要下班啊,這種涉及到敏感事務的事情,他最不喜歡摻和。
  所以看所有人都等著他的模樣,只好說清楚點:“我們是歌舞劇團,不是官方團體,有些不太好說的原因,也就不方便演出這部戲。”
  說得夠明白了吧。
  可對方卻不依不饒:“對無數太平輪罹難者的家屬後代來說,每壹個跟太平輪有關的只言片語,都顯得那麽珍貴,我聽說這部劇在滬海演出的時候,獲得非常高的藝術評價,也非常感人,希望在北市也能讓所有跟太平輪有關的家庭,都能壹起欣賞這個故事。”
  啊這?
  的確,相比壹艘客輪的沈沒,內地過去三四十年經歷天翻地覆多了。
  仗都打了好幾回。
  這算什麽。
  也就這邊才這麽刻骨銘心吧。
  這位估計都是家屬子女,更是看過之前演出的照片之類,今天是來挑場子的吧?
  荊小強就只好笑笑推脫:“作為藝術創作,我們把這個事件濃縮成了壹個愛情故事,同樣的故事正在當初的海面上拍電影,希望明年我們這部電影能夠沖擊國際院線,讓更多人理解我們中國人的愛情觀……”
  反正就是扣死這只是愛情故事:“所以歌舞劇只是我們的壹個局部嘗試,希望未來有機會表演吧。”
  說著更直接帶隊鞠躬:“感謝大家的欣賞,今天的演出到此為止了……”
  這樣對方再啰嗦就是沒完沒了了。
  果然,觀眾席上再怎麽議論紛紛也沒吱聲。
  荊小強松了壹口氣,決定還是回酒店看電視,這種事情還是不摻和。
  但從大劇院出門時候就發現,外面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場面越來越大,看見他們登上專門的大客車,還爆發出更加熱烈的叫喊跟喧鬧。
  不少人更直接沖破路邊阻攔,圍緊大客車使勁拍打車身。
  把潘雲燕都嚇壹跳。
  荊小強倒是能看出來這是追星舉動。
  未來自己帶著黑仔他們在北美搞搖滾音樂會,沒準兒場面就會更加瘋狂。
  搖滾粉絲本來就極端。
  這些青年學生,應該還是受到了這麽開放猛烈的搖滾沖擊。
  要知道羅泰甫他們當年的校園民謠,充其量算是點開胃小菜,都在右岸引發了大片大片的思潮。
  更別提搖滾這種麻辣火鍋大餐了。
  其實港臺這會兒還不是卷得跟電子廠壹樣,只是因為地方小負擔小,才能立竿見影的成為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
  青年、底層壹樣苦悶,較高的文化水平甚至比HK都更容易迷上搖滾。
  呼喊著非要演唱不離開!
  怎麽辦?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