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

瑞根

玄幻小說

江烽憤憤不平的罵了壹句娘。
這些恬不知恥的家夥,吃自己的,喝自己的,拿自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三十八章 根本

烽皇 by 瑞根

2019-4-18 22:24

  與崔尚商討關於陣亡將士安葬和記功授勛、軍屬優恤、不停衣糧、子侄入伍等事宜持續了壹個多時辰。
  崔尚對這壹塊的事宜顯然是下了壹番苦功的,知之甚詳。
  事實上在李唐壹朝中關於陣亡將士善後處置就有著相當完善的條陳規制,只不過隨著李唐後期藩閥割據稱雄,各地藩閥在田土、財政等方面的條件不盡相同,這些條陳規制就逐漸被選擇性的廢置或者說改變了。
  崔尚也提出了像固始現在這種小縣目前根本無力承擔過高的優恤、記功授勛等待遇,尤其是這兩戰中陣亡士卒數量實在太大,如果要按照李唐時代的標準來解決,根本就承受不起。
  更何況現在本身因為水旱天災頻發,戰亂四起,逃荒的災民以及淪為流民的數量極大,根本不虞兵源不足的問題。
  以固始為例,由於蟻賊在壽州肆虐,從盛唐、霍丘、霍山逃亡到固始的流民數量就不小,近期更因為潁州遭遇蟻賊洗劫,渡淮而來的潁州流民數量又大增,目前在固始東面和北面的災民數量都在上萬人,不少都正在向固始縣城進發。
  之前蔡州兵在南下時就曾經攔截抓獲了不少流民直接編入他們民夫隊中,可以說戰死在固始城下的民夫就有不少是潁州那邊的戰亂流民。
  “二郎,參照各地目前的優撫規制,無外乎幾類,最常見的,擇其子侄頂替入伍,蓋因軍隊士卒待遇較高,尤其是牙兵禁軍這壹類精銳,其次,對其家屬不停衣糧,穆宗之前為五年不停衣糧,而穆宗之後,改為三年,主要是為陣亡士卒子女提供五年生活所需;再其次,為加倍記功授勛,這壹點因為雖有規制,但實際上由於官田的缺乏,授勛田這壹規制很難落實執行,所以更多的還是以獎勵銀錢作為替代。”
  崔尚洋洋灑灑的將李唐時代的優恤規制作了壹個介紹,又結合目前固始軍的情形作了壹個分析,認為目前固始軍目前尚不具備按照江烽所設想的壹這三種制度同時並行的方式來解決優恤的條件,這樣的代價太大。
  雖然現在固始得到了大梁和和南陽以及鄂黃的錢糧支持,但是這只是短期效益,後續能不能獲得這樣力度的支持,還很難說。
  而以固始現在的經濟實力顯然是無法支撐的,而承諾了又無法兌現的話,給軍心士氣傷害會更大。
  江烽撫摸著下頜,壹時間沒有搭腔。
  他明白崔尚的意思,現在的固始軍能控制的地域太窄,僅僅固始壹縣,勉強可以加上壹個還不確定的殷城縣。
  這兩縣受到蟻賊影響很小,絕大多數熟地都在地方士紳控制之下,官府手裏官田很少。
  倒是殷城因為人少,南部靠近大別山區地帶,還有壹些生地和山林屬於官府掌握之下,但是條件卻不算好。
  “白陵,妳認為對於士卒們來說,什麽對他們是最具吸引力的,或者說能夠讓他們不懼生死上陣拼殺的原因是什麽?”江烽壹字壹句慢吞吞的道:“排除保護自己家園家人這個因素之外,對士卒們最具現實誘惑力的因素是什麽?”
  崔尚被江烽這番話問得有些發楞,想了壹想才道:“當然是立功授勛了,立功授勛壹方面可以獲得提拔,另壹方面哪怕是沒有勛田,但是起碼也有替代的錢銀。”
  “妳的意思是還是勛田的吸引力最大?”江烽再問,他聽出了崔尚言外之意。
  “這還有什麽值得問的?多於農夫來說,誰能夠給他們提供壹個不受歡迎外士紳控制,甚至連賦稅都予以減免的田土,還可以子孫流傳下來,說是傳家寶也不為過,這當然值得他們用性命去拼搏。”崔尚理所當然的道:“現在各州縣哪裏還在授田?佃雇農要麽就是依附於士紳,要麽就只能托庇於寺廟道觀,其性質都差不多,田賦,勞役,哪樣都不能少,如何能與什麽都不用交的勛田相比?”
  的確,事實上從李唐中期,均田制就已經逐漸崩潰了,無地可授成為壹個最大的問題,失去了這壹基礎,府兵制自然也就土崩瓦解,進而重歸募兵制。
  進入藩閥爭霸時代,藩閥們本身就是最大的地主,誰願意白白把土地交給別人?
  哪怕是士卒們為他們的利益打生打死,但是他們寧肯用銀錢絲絹這壹類物事來獎勵,也絕不肯把壹分壹毫土地給士卒,這已經成為了各地的通例。
  除非是壹些新近崛起的藩閥,對於為自己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寵臣大將或者對自己需要倚仗的豪門大家,也許能從新獲田土山林中予以對方獎勵,提升其忠誠度,鼓勵為自己賣命,其他尋常將士,是斷不可能獲得這等厚賞的。
  在這個時代,土地終究還是所有人心目中最重要的東西,勝過壹切,而對於江烽來說,他卻沒有這種情結,而且對於他來說,需要壹幫牢牢團結在自己周圍的將官士卒,為自己的政權生存打生打死,這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對自己來說,田土山林顯得不那麽重要了。
  同樣,像楊堪、丁滿、郭泰、葛晗、李桐乃至吳十二、吳十三這些人之所以不遠千裏從大梁來到固始,固然有覺得固始軍有發展前途,能壹展心中抱負的想法,但能夠在固始獲得更多機會,尤其是為自己日後兒孫乃至打下壹份家業這個意願同樣相當強烈。
  因為他們的祖輩也就是這樣,從黃巢之亂之後就開始老梁王打天下,打下了現在大梁這片天下,也才有這些原來不過是私鹽販子、屠夫、乞丐、小販、流民、農夫等下等人出身,現在卻能壹躍成為大梁豪門的家族,現在他們也壹樣想要復制這個夢想。
  “白陵,恐怕我們要考慮到這壹點,我們固始現在太過於孱弱,從蟻賊圍城到現在蔡州軍來犯,兩場戰爭下來,我們的士卒損失有多大?太大了,或許由於水旱天災和兵亂的緣故,有大量災民和流民可為我們提供兵源,但是真正發揮關鍵作用的軍官要訓練培養出來卻不容易。”
  江烽壹邊整理著思路,壹邊闡述著的自己的想法和意圖。
  “就目前來說,固始軍面臨著巨大的重建壓力,蔡州軍的威脅暫時退去,但是其對我們的威脅是長遠的,我們和他們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還有蟻賊的存在壹樣會對我們有巨大威脅,雖然看起來他們在之前這壹戰中助了我們壹臂之力,但改變不了我們和他們之間的根本矛盾,這也要求我們固始軍必須更強大才能保衛自己的安全。”
  “而我們要建立起壹支更強大的軍隊,需求是多方面的,充足而穩定的兵源,具有高水準的軍官,還有能夠支撐這支軍隊的經濟,嗯,包括錢銀,糧食,馬匹,武器和盔甲,壹切,而其根基就是土地,地盤……”
  江烽花了很大的心思來向崔尚闡述自己的觀點,怎麽樣來讓固始軍能在這個夾縫中生存下來,進而發展壯大。
  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壹個最根本的問題,就是要讓這些軍官士卒心甘情願的為自己賣命,而自己能給出的東西就是田土。
  當然這肯定還面臨著很多問題,比如田土從哪裏來,而與掌握著海量土地的地方豪門士紳又該如何來達成妥協相處。
  但江烽要讓崔尚明白,能讓固始軍真正站穩的根本是固始軍本身,而不是那些豪門大族,至少現在還不是。
  簡而言之,他江烽現在還是壹個除了軍隊壹無所有的軍頭,他首先要保證自己軍隊中的軍官士卒們能得到讓其為自己賣命的東西,讓他們全心全意為自己賣命,才談得上其他,士紳大族們的利益都只能暫時擺在後邊。
  “二郎,我明白妳的意思了,妳是打算要用土地來酬謝將士?”崔尚深深的吸了壹口氣,點點頭。
  他聽明白了江烽的意思,士紳大族現在還不是江烽可依托的對象,頂多算是壹個可以相互利用的夥伴,而真正是江烽依靠的現在是軍隊將士,未來相當長壹段時間也將還是軍隊將士,甚至在更久的以後軍隊將士都將是江烽的根本。
  因為江烽本身就是庶族出身,也沒有什麽士紳望族背景,哪怕是日後可能會因為聯姻和士紳望族的投效而產生瓜葛,但是江烽很清醒,他可以倚仗的還是軍隊。
  現在考慮其他都是不切實際的癡心妄想,為了軍隊將士的利益,哪怕暫時傷害士紳望族的利益也在所不惜。
  “嗯,這是應有之意,同時也是必須兌現落實的,但是怎麽來兌現落實,妳要擬定壹個規制出來,土地從何而來,怎麽獎勵,土地的分配、權屬和使用、繼承等等諸般規制,這是我們固始軍的根本,關系到我們固始軍的存亡。”江烽點頭:“這會是壹個非常復雜的規制體系,現在可以有壹個粗略的,但是要能迅速兌現落實的,日後可以逐步完善,確保現在軍心士氣要迅速給我凝聚起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