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我竟然是秦始皇長子

飛天楊哥

網遊小說

公元前229年。
秦王政十六年。
秦國。
壹個不起眼的小村子裏。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百九十二章 尊,千古壹帝,始皇帝!

大秦:我竟然是秦始皇長子 by 飛天楊哥

2024-2-8 18:27

  “說。”
  嬴政目光落在了姚賈的身上。
  “啟奏大王。”
  “郡縣制,施行起來太過復雜,也難有前人經驗,壹旦施行,或有紕漏,分封制有很大的弊端,於我大秦未來國本不穩。”
  “故而。”
  “臣苦思冥想,想到了壹個有利於我大秦國本,利國利民,更可定天下的分封之策。”
  “於大秦而言,分封外臣,當代或者兩三代或許會對大秦忠誠,但是隨著時間過去,諸侯後世子孫或會謀逆作亂,逆大秦國本。”
  “但如若將分封制改變,不分封外臣,而是分封大王的諸公子,以諸公子為諸侯,分封而鎮天下,如此天下諸侯就是大王血脈,壹代,二代,就算數代之後,大王又何須擔心諸侯反叛?”姚賈壹臉正色,帶著幾分驕傲的啟奏道。
  這個分封諸公子的設想是王綰臨死前最後為扶蘇的壹次出謀劃策,如果成了,也算全了扶蘇的壹場真心,如若不成,損失也不大。
  而且王綰也料到了此法扶蘇就算不實施,姚賈也會搶著去做。
  無論如何,扶蘇都不會有事。
  在聽到姚賈的啟奏後。
  朝堂上有些朝臣目光之中也露出了期盼之色。
  如果是這樣,或許也是他們的壹個機會。
  但。
  他們沒有看到,嬴政的臉色已經變冷了。
  “分封諸子就可避免反叛,避免大秦顛覆?”
  “姚賈。”
  “妳,還真是聰明過頭了。”
  嬴政冷冷喝道。
  “大王,臣之策,壹切為了大秦。”姚賈慌忙辯解道,他自然也能夠聽出嬴政話裏的不悅。
  “妳以為孤的那些兒子都是聖人?沒有野心,沒有七情六欲?”
  “昨日胡亥之事,難道妳瞎了眼?”
  嬴政冷冷道。
  “這……這……”
  被這壹呵斥,姚賈的臉色變了,十分慌張。
  “無能無知。”
  “妳當真是枉為朝堂重臣。”
  “即日起,妳無需再在廷尉了。”
  “去北地為壹方郡守吧。”
  嬴政凝視著姚賈,當即下詔。
  聽到這話。
  姚賈臉色變得蒼白。
  在朝堂之上,他在廷尉李斯手下為副,雖然未曾入九卿,但也算得上是壹方大吏,爵位也不低,可是壹旦發配北地為壹個郡守,這相當於直接被貶到了苦寒之地了。
  而且對於他而言,只怕畢生都沒有機會再入鹹陽了。
  “孤,再說最後壹次。”
  “分封制,亡國根本。”
  “孤,絕不會允許此制禍我大秦。”
  “任何人再敢提,殺。”
  嬴政冷厲的掃了大殿朝臣壹眼,最後告誡了壹句。
  他不想再被這壞了心情了。
  他想要的是大秦傳承萬世,傳承不朽,可不是區區的數百年。
  分封制如若實施,哪怕那些兒子,若幹年後,難道他們就不會反叛?他們與外臣諸侯又有何不同?
  而且。
  他們壹旦起兵,或許也不會有不臣之名,因為他們都是王族宗室。
  聽到嬴政的話,扶蘇表情沒有任何波瀾,在得到王綰這最後的壹道死前書信後,扶蘇就知道自己的父王不會同意。
  自己父王可不是那種被操縱的君王。
  “繼續議事。”
  沒有理會姚賈的落寞,嬴政開口道。
  “啟奏大王。”
  “如今太子已立,國本已定,太子就將於今日搬至東宮,掌監國之權,輔佐大王處置朝政,但王綰已經辭官,我大秦相邦之位空缺,還需有壹能臣擔任相邦之位,輔佐大王與太子掌國,執行政令。”尉繚捧著朝笏,大聲啟奏道。
  此話壹落。
  朝堂上的許多臣子都是帶著壹種期待的目光,特別是文臣,對於這相邦之位,他們又如何不想,這可是文臣的最頂峰,壹人之下萬人之上。
  至於王綰。
  朝堂上的人幾乎全部都知道了他的下場了。
  他在家中自盡身亡,全族則是離開了鹹陽,未來他王家也將永遠的離開大秦的朝堂,不得歸來的機會。
  而王綰為何會自盡?
  這對於朝堂群臣而言也是壹個很大的告誡。
  如若是背後沒有當今大王的推動,那是絕無可能的。
  王綰之死,也是告誡了整個朝堂,再加上昨日反叛謀逆的清理,對於朝堂的震懾更大。
  “相邦之位。”
  “孤,早有人選了。”
  聽到尉繚的啟奏,嬴政臉上也露出了壹抹笑容。
  等這壹天。
  嬴政已經等了許久了。
  昔日對自己仲父的虧欠,如今也終於可以償還幾分了。
  “昔日天下揚名的呂不韋歸來,不知朝堂群臣會有何感想?”
  站在這階梯上,趙玄目光掃視著群臣,心底暗笑。
  呂不韋的能力。
  毋容置疑。
  有他為相邦輔政,絕對比王強,這壹個偌大的大秦,強盛的大秦,與昔日呂不韋為相時也功不可沒,他畢生都投入到了大秦之中,如今重為相,當付出全力。
  “宣兩位愛卿上殿。”
  嬴政壹揮手,威聲道。
  “大王有詔。”
  “宣呂不韋。”
  “宣鬼谷子。”
  “入殿覲見。”
  曹寧大聲喊道。
  此話壹落。
  朝堂上,許多朝臣的臉色都是隨之壹變。
  “呂不韋?昔日我大秦的相邦?”
  “傳言之中,他不是被大王賜死了嗎?”
  “傳言竟然是假的?呂不韋竟然還活著?”
  “呂相,還健在?”
  “可這麽多年,呂相在何處?”
  聽到呂不韋的名字,朝堂上果然掀起了壹種波瀾來。
  不過於現在的朝堂而言,過去了數十載,呂不韋的名字雖然已經不在朝堂流傳,但坊間有關於呂不韋的傳說卻是不斷,而且在朝堂上還有昔日呂不韋的許多門客。
  最出彩的莫過於廷尉李斯。
  應聲。
  兩個顯得十分中氣十足的老者緩步走到了大殿之中。
  壹個呂不韋。
  壹個鬼谷子。
  皆是聲望極高的人物,如今兩者齊聚,可謂是極為難得。
  “老臣呂不韋。”
  “老臣鬼谷子。”
  “參見大王,參見太子。”
  兩人入殿後,躬身對著嬴政和趙玄壹拜。
  “兩位愛卿平身。”
  嬴政微微壹笑,立刻道。
  “謝大王。”
  兩人齊聲應道。
  此刻。
  對於呂不韋而言。
  重臨朝堂,心中也是有著萬丈澎湃激情。
  “相邦之位空缺。”
  “今日。”
  “孤敕封文信侯呂不韋為我大秦相邦,輔佐孤與太子掌大秦政務,諸卿可有異議?”
  嬴政環視朝堂,威聲道。
  如今時刻。
  所有人都明白呂不韋的出現就是嬴政安排的,相邦之位也必然是早就定下了,沒有愚蠢的人會去觸黴頭。
  再而。
  憑呂不韋的能力與資歷,誰人敢反對?
  昔日呂不韋為相時,王綰也不過是朝中的壹個小吏罷了。
  朝堂上的群臣無不在呂不韋之下。
  “臣等附議。”
  滿朝文武齊聲道。
  “仲父。”
  “妳可願重擔這相邦重任,輔佐孤與太子?”
  嬴政凝視著呂不韋,笑著道。
  “老臣呂不韋,自入秦之始,命已經是大秦的,如今老臣能夠在殘生還能重回大秦朝堂效力,此乃老臣榮幸,老臣於此立誓,必全力輔佐大王與太子,振興大秦,強盛大秦,穩定大秦。”
  “直至老臣死。”
  呂不韋帶著鄭重,躬身對著嬴政與趙玄壹拜。
  “好。”
  嬴政臉上露出笑容:“孤有仲父歸於朝堂,大秦必穩定天下。”
  “鬼谷愛卿,有大才,聞名於天下,太子於年前邀請鬼谷愛卿入鹹陽,自不可浪費鬼谷愛卿大才。”
  “今,敕封鬼谷愛卿為太子太傅,為孤孫兒趙旭之師,不知鬼谷愛卿可願?”
  嬴政笑著問道。
  “不敢欺瞞大王。”
  “自從入鹹陽以來,老臣就壹直居於秦武君府,嗣子也早就給老臣行了拜師禮,能夠教導嗣子,此乃老臣榮幸。”鬼谷子撫須笑著道。
  “如此,正好。”
  嬴政大笑著說道。
  “當初太子邀請鬼谷子入秦,原來是為了這目的。”
  “當初太子還未公布身份時,竟就布局了。”
  “大王和太子的心思太可怕了。”
  看著鬼谷子順理成章的成為了太子太傅,名義上是太傅,卻是教導當今的嗣子,這既讓趙玄獲得了聲望,又讓嗣子得到了良師教導,當真是壹舉兩得。
  這讓朝堂上的群臣都不由得暗驚。
  “大秦有兩位愛卿,孤之榮幸,大秦榮幸。”
  “有兩位愛卿之力,大秦必在短時間內安定。”嬴政又出聲褒獎道。
  可想而知。
  對於呂不韋和鬼谷子入朝堂,嬴政又多麽高興。
  “父王。”
  “兒臣有壹事啟奏。”
  趙玄轉過身,拱手對著嬴政道。
  “玄兒,妳有何奏?”
  嬴政微笑著道。
  “如今中原已定,炎黃壹統,如若單單是以王為尊,那已經不符合父王的身份了。”
  “中原之主,炎黃之主,豈是王能夠尊之?”
  “昔日六國皆有王,千古以來列國之君皆為王,如今父王開創千秋萬古之功業,超越千古之君王,如若再以王為尊稱,豈能彰顯父王之功績。”趙玄笑了笑,說道。
  此話壹落。
  滿朝臣子也都是紛紛點頭贊同。
  “太子殿下所言極是。”
  “天下歸壹,大秦既天下,大王之功超越千古君王,自當淩駕於王之上。”
  “大王尊稱,理當有所改變。”
  群臣紛紛開口道,非常贊同。
  “玄兒,妳覺得父王該以何為稱?”嬴政笑著問道。
  “此事,不妨問問我大秦諸卿。”
  趙玄笑了笑,看著朝堂群臣道。
  他也想看看,有了自己的存在,歷史上對始皇帝的尊稱會不會有所改變。
  千古壹帝,秦始皇。
  “啟奏大王。”
  “老臣倒是有壹個想法。”
  呂不韋笑了笑,開口道。
  “仲父請說。”
  嬴政立刻道。
  “自我炎黃存在依賴,自部落分離,再有諸侯鼎立,夏商周,名義上為壹統,可是卻從未壹統,諸侯鼎立分存,大王掃滅六合,統禦天下,這可是超越了三皇,功過了五帝。”
  “老臣以為。”
  “大王可尊稱於皇帝。”
  “集三皇合五帝之稱。”
  “乃是我炎黃千古以來第壹個皇帝,千古第壹帝。”呂不韋笑著說道。
  此話壹落。
  群臣都不由得被呂不韋所提的尊稱驚到了。
  “超越三皇,功過五帝。”
  “皇帝?”
  “這……這當真是無比霸氣。”
  “皇帝之稱,也唯有大王才能夠配得上。”
  “畢竟千古以來,炎黃從未真正凝壹,但是卻在大王手中實現了壹統。”
  “皇帝之尊,唯有大王配得上。”
  “臣附議……”
  朝堂上的群臣都體會到了“皇帝”二字蘊含的霸氣,所有人都帶著壹種敬畏道。
  “皇帝……”
  聽到這個尊稱,嬴政雙眼也湧現了壹種激動,炙熱。
  在這個尊稱出來後。
  讓嬴政感到了壹種難以言喻的激動,似乎,這個尊稱就是天生屬於他的。
  在歷史上。
  也正是如此。
  秦王嬴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過五帝”。
  所以采用了三皇之中的“皇”,五帝之中的“帝”組成了“皇帝”的尊稱。
  也是屬於大秦始皇帝的由來,第壹個皇帝,千古第壹帝。
  “好壹個皇帝。”
  “好壹個千古第壹帝。”
  “這個稱呼,孤,收下了。”
  “自此以後。”
  “孤就是大秦的皇帝,炎黃的皇帝,千古以來第壹個皇帝。”
  嬴政站起來,雙手展開,帶著無窮的霸氣宣布道。
  “父王為皇帝,那就是第壹為始,便尊始皇帝。”趙玄又笑著開口道。
  “好壹個始皇帝。”
  “孤為始皇帝,玄兒妳便是開天辟地以來第壹個皇太子,未來大秦的二世皇帝。”嬴政大笑著說道。
  “額。”
  雖然嬴政說出這話是對自己的強烈認同,但是聽到那二世皇帝的稱呼,趙玄卻是有些欲哭無淚。
  因為歷史上的原因。
  因為那傻缺胡亥。
  這二世皇帝似乎就不是壹個好的名頭。
  “孤既為皇帝,始皇帝。”
  “那‘孤王’之稱就不再適合。”
  嬴政此刻也陷入了壹種思索之中,滿朝文武目光匯聚,隨而,目光壹凜,帶著壹種始皇帝的霸氣:“從今以後,孤就以政為稱,以孤的名字為稱,不,就叫‘朕’。”
  “自今日起,朕為始皇帝。”
  “玄兒妳是朕的嫡長子,更是大秦的皇太子,從今以後,妳就以孤而稱。”
  嬴政霸氣的宣布道。
  “果然。”
  “因為我的出現,這種歷史的軌跡並沒有變化。”
  趙玄心底壹笑。
  有這種霸氣絕倫的老爹,趙玄心底也是有些自豪。
  古往今來,又有誰不想做壹個二代呢?
  嬴政的話音壹落。
  滿朝文武全部站起來,捧著朝笏對著嬴政壹拜,齊聲高呼道:“臣等參見始皇帝,臣等參見皇太子。”
  “哈哈哈。”
  “好。”
  嬴政大笑了起來,十分的激動。
  “始皇帝之稱,千古壹帝,當昭告天下,以宣始皇帝的霸氣,我大秦開創千古之絕,以此名,可定我大秦乾坤。”鬼谷子大聲啟奏道。
  “準奏。”
  “朕統帥大秦開創壹統盛世,但為朕掃滅六合,統禦炎黃的乃是朕的兒子。”
  “朕始皇帝之名,還有朕玄兒的功績,將載入史冊,當昭告天下。”
  “讓天下子民皆知。”
  嬴政自無不允。
  千古壹帝,始皇帝。
  他要讓千古流傳。
  自己兒子所開創的戰果,掃六合之功,嬴政更要讓千古流傳,萬世不朽。
  嬴政要讓天下人知道,讓後世子孫知道,他嬴政不僅是千古始皇帝,開創壹統,他的兒子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始皇帝聖明。”
  滿朝文武齊聲高呼道。
  至於史冊記載,這也根本無需嬴政去擔心。
  這如今這壹時代。
  史官並非人人都能做,能做史官的都是不懼死的人,他們官職世代傳承,對於君王的功績,對於君王的過失,他們都會載入史冊之中。
  畢竟。
  現在還沒有到後世的那篡改歷史,史官懼死的時代。
  “啟奏父皇。”
  “如今炎黃凝壹,六國之地當施行郡縣制。”
  “此乃定國第壹環。”
  “除此外,還有壹事需要施行,唯有此施行,我大秦方可迎來真正壹統,炎黃才能真正凝壹,不會再有分裂之苦。”趙玄壹臉嚴肅的道。
  “玄兒。”
  “妳說。”
  嬴政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從尊為始皇帝的興奮回過神來。
  “我炎黃列國分離近千載,彼此之間,文字不壹,度量不壹,習俗不壹,錢幣不壹,這些都是有著近千載的分割,如若不將這些凝壹,我大秦就無法真正掌控中原,無法真正將炎黃壹統。”
  “不做到這些,天下炎黃壹族將永遠無法真正歸壹。”趙玄壹臉嚴肅的道。
  此話壹落。
  嬴政眉頭微皺,聽到自己兒子的話,壹下子將他從壹統的欣喜之中回神了。
  “的確。”
  “我炎黃壹族,中原大地分割太久了,列國習俗不同,文字不同,錢幣不同,度量衡不同,哪怕是現在,我大秦子民也無法真正相連在壹起,未曾真正凝壹。”
  “這些不處置,大秦便不是真正的壹統。”嬴政壹臉嚴肅的點了點頭。
  “想要做到真正的大秦壹統。”
  “唯有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地同域,量同衡,幣同形。”
  “如此,方可保我大秦萬世無憂。”趙玄又嚴肅的開口道。
  此話壹落。
  滿朝皆驚。
  全部都帶著敬畏之色的看著趙玄。
  如果說壹開始趙玄的啟奏是用的白話所言,那麽是十八個字就是大秦壹統的真正關鍵。
  “太子大才。”
  “老臣欽佩。”
  呂不韋和鬼谷子相視壹眼,都是帶著欽佩之色的道。
  而朝臣們也紛紛回過神來。
  紛紛向著趙玄壹拜:“太子大才,臣等敬佩。”
  “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地同域,量同衡,幣同形,好壹個十八字,好壹個我大秦壹統之關鍵。”
  “若是真正做到了這些,我大秦當真可以昌盛萬世,千秋不衰。”
  “就算千載,萬載之後,我大秦真的覆滅了,但我炎黃壹族會永遠凝壹,再無分割之苦。”嬴政也面帶震撼的道。
  自己兒子所言,真的宛若晴天霹靂,聲音震耳欲聾。
  “我兒趙玄。”
  “帝王之才。”
  “朕有玄兒,蒼天庇之。”嬴政興奮的大笑道。
  “啟奏大王。”
  “太子殿下所言極有道理,但是我炎黃天下分割這麽多年,這些關鍵根本不是壹時間半會能夠改變的,而且壹旦真正改變,所涉及的太多,恐怕會引起天下之變。”
  馮劫站起來,略帶憂色的道。
  許多朝臣也是紛紛點頭。
  這些傳承於千古的文化,文字,又豈會是輕易間能夠改變的。
  “啟奏父王。”
  “兒臣以為。”
  “皇兄所言,可徐徐圖之。”
  “可先給予天下子民施行恩德仁政,逐漸將列國習俗以我大秦律代之,於六國貴胄施以恩德,感化其心,並且可在六國亡國貴胄之中挑選人才,任用之。”
  “如此假以時日,數載之內,必可見成效。”
  扶蘇站起來,大聲啟奏道。
  他於治理天下的理念始終是以仁義治之。
  他深學儒道,以仁義感化天下萬民,感化那些亡國貴胄,必得其效。
  聽到扶蘇的話。
  嬴政眉頭壹皺。
  趙玄的眉頭也是微皺。
  “這扶蘇,當真是無言以對了。”
  趙玄心底有些無奈的想到。
  如今時刻,六國余孽潛藏於暗中,天下民心未曾歸附,他卻要施行仁政,而那所謂的仁義仁政,卻是給天下的六國余孽網開壹面,讓他們能夠重見天日,在這國策下,或許那些人會假意的臣服大秦,但是在暗中絕對不會順從大秦,而是靜待時機。
  至於在他們之中挑選人才為大秦效力,那更是在自掘墳墓,挖大秦的根基。
  只待大秦有任何衰弱,他們將會立刻反戈壹擊。
  此乃大禍。
  “扶蘇。”
  “這就是妳所想的治國之道?”
  趙玄凝視著扶蘇,緩緩開口道。
  “以仁政治天下,必求仁得仁,恩德於天下,萬民歸心。”扶蘇坦蕩的看著趙玄回道。
  “如若孤殺了妳的父母,妳會如何?”趙玄忽然開口問道。
  此話壹落。
  朝堂群臣也紛紛色變,詫異的看著趙玄。
  “皇兄何出此言?”
  “臣弟的父親也是皇兄父親,皇兄談何會如此?”扶蘇詫異道。
  “好。”
  “孤再給妳壹個假設。”
  “如果壹個刺客將妳的父母殺了,妳會如何?”趙玄又換了壹種說法。
  “自當殺之以報仇。”扶蘇立刻回道。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這可不是虛的,這幾乎是不可原諒的,不死不休。
  扶蘇雖然固執,但也不會開口閉口選擇原諒他們。
  “於那些六國余孽而言,凡是躲藏起來的,皆對我大秦有殺父之仇,殺母之恨,更有滅國滅族之殤。”
  “妳覺得他們會真心臣服我大秦?忘記了這不死不休的國仇家恨?”趙玄凝視著扶蘇道。
  “這……”
  聽這壹問,扶蘇卻不知如何回答了。
  “扶蘇。”
  “妳天性仁厚不假,也深受儒家教義熏陶,妳想要大秦施展仁政對天下,這個方向是對的,但,如今並非壹個安寧和平的盛世。”
  “我大秦亡了六國,於六國百姓而言,只要給予他們恩德,他們或許會感恩,但是對於那些六國的權貴而言,他們對我大秦的恨不亞於殺父之仇,根本不可能釋懷,對他們施仁政,給予他們恩待,便是在給我大秦掘墓挖墳,葬送我大秦國祚。”
  “孤可以準確告訴妳。”
  “妳的想法壹旦實施,便是給了那六國余孽喘息恢復的機會,他們會假意臣服我大秦,暗中卻會繼續培養勢力,反我大秦,只待我大秦衰弱,他們就會舉兵造反。”
  “這些恨意深種,不可能釋懷。”
  “孤今日告訴妳。”
  “亂世用重典。”
  “亂世重武德。”
  “秦雖壹統,但還並不是真正的安寧和平盛世,如今中原炎黃還未真正凝壹,六國余孽潛伏於暗中,如若不用重典治之,必亂。”
  “至於仁政,於天下萬民而言,可施,但於那些貴胄而言,不可施。”
  “在這天下間,在我大秦疆域內,數千萬子民,並非妳所想就可施,可為就可展。”
  “國策關系數千萬子民,更關系我大秦國祚,牽壹發兒引動全身。”
  “作為孤的弟弟,我大秦的王族公子,孤希望妳能夠明白這些根本。”
  趙玄帶著壹種教導的語氣對著扶蘇說道。
  扶蘇。
  本性仁厚純良,雖然沒有做王的能力,但也可以作為壹個施展朝政的能臣。
  當然。
  趙玄如此溫和教導,也是相當於在告訴整個朝堂,他作為大秦皇太子並非狠辣無情,昔日爭奪太子之位的扶蘇他尚且可以容忍,對於曾經那些參與黨爭的朝臣同樣也可以,但前提也是為大秦盡忠。
  聽到趙玄的話。
  扶蘇沈默了,臉上都是帶著壹種深思熟慮,顯然他將趙玄的話全部聽到了耳中了。
  壹會後。
  扶蘇躬身對著趙玄壹拜:“臣弟,多謝皇兄教導,這壹切,都是臣弟想太多,太過自以為是了,現在的大秦,的確不適合仁政。”
  聽到扶蘇的話。
  朝堂上,許多朝臣都是帶著壹種訝異之色。
  哪怕是高位上的嬴政也是壹樣。
  扶蘇的性格都為他人所知。
  固執,迂腐。
  如果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油鹽不進,除了當初淳於越和王綰的話以外,扶蘇都難以被說動。
  可今天。
  這固執的扶蘇竟然被趙玄給說通了,而且還心悅誠服的認錯。
  “還是玄兒識大體,並沒有直接呵斥扶蘇,反而是給他點破了,這樣也足可見玄兒的胸襟,可讓百官臣服。”嬴政笑了笑,非常的欣慰。
  “妳能夠明白就好。”
  “記住。”
  “妳身為孤的弟弟,皇族公子,理當為大秦盡力。”
  “國事朝政,乃至於天下之事都沒有妳想的那麽簡單,好好學吧。”
  “孤期待妳以後能夠成為孤的左膀右臂。”趙玄對著扶蘇壹笑,寬慰道。
  聽到趙玄這話。
  扶蘇臉上也湧現了壹種激動,期待。
  “多謝皇兄教導。”
  “臣弟壹定不會讓皇兄失望。”扶蘇鄭重的向著趙玄壹拜,整個臉上都是壹種心悅誠服。
  直到這壹刻。
  扶蘇也明白了自己的皇兄並非是在軍事上有著超越天下人的能力,在治國處政方面也絲毫不差,能夠看到滿朝文武都看不到的弊端。
  “玄兒。”
  “妳說的車同軌書同文,這些必須要歸壹。”
  “朕的大秦不僅僅要在疆域上壹統,更要在習俗,文字,乃至於全族壹統。”
  “接下來如何施行,妳有何想法?”嬴政問道。
  不是自己兒子點破,嬴政還真的沒有意識到這些未曾壹統的弊端,或許還要許久才能夠將這些提上日程,但是經過趙玄壹提,嬴政自然是想要盡快施行了。
  “觸發隱藏任務。”
  “大秦炎黃徹底壹統,完成大壹統之舉,獎勵《國運之魂》,鑄運朝,凝氣運,凝神獸之關鍵。”
  就在嬴政話音壹落,系統提示聲在趙玄耳邊響起。
  “太好了。”
  “國運之魂,這可是運朝關鍵,若是沒有這個,我直接立運朝還有可能失敗,但得到了這個,立大秦運朝就十拿九穩了。”趙玄臉上露出了笑容。
  回過神來。
  “這些需要逐步實施,首先就是文字壹統。”
  “單單是以我大秦的字自然不可,當以我大秦還有六國文字創出另壹種皆可識的字。”
  “此事,需要能臣去辦。”趙玄目光在朝堂上審視了壹圈,帶著深意。
  頓時間。
  文臣壹列,立刻就有眾臣站了出來:“臣願請命創字。”
  李斯,馮去疾,韓非他們都站了出來。
  “此事。”
  “就交給李斯去辦。”
  “孤給妳足夠的時間,給妳足夠的人力,妳以最快速度創造文字,記住,必須契合我炎黃七國曾經的文字,神似其形,通俗易懂。”趙玄直接指定了李斯。
  在歷史上。
  也正是由李斯為主開創了小篆,才實行了壹統文字。
  “太子殿下。”
  “文字為先,但還有其他需要提前籌辦。”
  “車同軌,書同文,度量衡……這些都需要能臣去辦。”
  “臣願請命。”
  趙玄所提出來的治國之策都足可讓群臣動容,如若辦成了,對於大秦,對於炎黃的意義重大,哪怕是未來的千秋萬世,參與了其中的朝臣都會青史留名,試問他們又有誰不期盼?
  ……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